纪录片拍好了,是真好看。专题片有时候拍好了,是真难看。
关键是谁在说好看?说好的人是不是能和大家伙看到一块去,说好的人,审美趣味是不是和大众是一样的。举例说吧,你为一个企业拍一个片子,老板说好,老板很满意。可是,员工满意吗?员工喜欢看吗?假如你拍了一个员工喜欢看的,老板未必感兴趣。
要说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最大区别,就是审美标准问题。纪录片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而专题片没有客观标准,他有的却是主观标准。而决定主观标准的恰恰是“关键少数”,这就和大众传播的理念,各自唱着各自的山歌,各自走着各自的山路了。
专题要拍成下面的样子,估计还是有一个说理的地方了,也就是说,专题片还是有客观标准的。
怎样拍摄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顾名思义,也就是专门对某一类问题进行专题报道的电视节目。由于这类节目题材范围广,表现手法灵活,可实可虚,可长可短,既可以用纪录片方式,也可以用记者访问的方式,即可以纪实性很强,也可以张扬艺术的个性,由于它表现形式多样,内容取舍自如,加之创作空间巨大,所以深受创作者的喜爱。目前对这类片子,电视台愿意播放,观众也愿意观看,所以在社会上很吃香,特别火。究其原因,就是片子的创作者抓住了三个字:新、热、深。所谓新,就是创意要新,内容要有新闻性,手法新颖等等,只有在片子中有大量新鲜东西,观众才爱看;所谓热,就是片子要接触一些热点,有一些热门话题,其中有很多话题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当然也包括一些争鸣的东西;深,就是要把片子做得有深度,分析问题要深刻,产生意义要深远,片子要想传世,要想成为精品,没有深遂的思想内涵,谈何容易。新、热、深三个字是我对片子的总体要求。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论通俗化
诗言志,片言理。专题片要有主题,电视节目中每一集要说什么,编导一定要很清楚。如果专题片拍着拍着跑了题,观众便不知所云。有的编导心中始终有主题,但是把理论转化为电视节目的能力不够,做出来的节目深奥难懂、生涩冷僻,这样也会气跑观众,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理论要通俗化。理论,是从世间万物的具体事例中提取出来的,那么就应该再把这些理论还原到实实在在的事例中去。这看起来是二度创作,实际上比一度创作还要难。现在讲理论、说道理,只是用“声画二张皮”这种办法,显然是捉襟见肘、挂一漏万。理论有时也具有直观性的,用模型、样品、图表、图示、数据、草图等办法同样可以帮助解释一些理论问题。更深奥的理论还可以用比喻、类比、归纳、假说等一系列求证的方式来解决。若是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的理论,不妨用历史典故、人物故事来将其通俗化。
二、 结构逻辑化
结构是纲,纲举目张。没有结构的片子是没有吸引力的。如同一枚穿甲弹,外形结构不好,不是流线形,纵使火药如何了得,最后炮弹也穿不透目标,击不中要害。为什么有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不能像故事片一样引人入胜、让人过目不忘呢?没有结构,恐怕是一些片子的致命伤。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没有结构上的合理性,是纪录片、专题片创作上的痼症。其实,专题片内容的摆放,孰先孰后、孰深孰浅,这就是结构。结构得好,一目了解,清澈见底。要形成这种结果靠的是逻辑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能够使节目做到顺藤摸瓜、层层剥笋,逻辑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观众进入结构的宫殿,从而欣赏这艺术殿堂里的闪闪夺目的瑰宝。
三、 风格多样化
纪录片和专题片的风格应该是多样的,除了纪实风格之外,应构架起写意风格、抒情风格、史诗风格、凝重风格、幽默风格等风格齐全的“风格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出品的专题片,能够给观众以艺术的享受。单一的风格,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目前,纪实风格的盛行,实际上是给予了其他风格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机会。因为,纪实风格的“流行“,已经到了败坏自己名誉的地步,滥用纪实已成为一种艺术病。
风格的形成应是建立在对电视元素的灵活掌握之上的,以同期声为主的节目能够构成真实感强、生动自然的纪实性作品,以解说词为主的节目能够构成文字优美、理论性强的哲理性作品,以画面造型为主的节目能够构成画面感强、吸引观众的写意性作品。风格就是一种创造。专题片风格的形成,来源于对电视专题片的深刻理解。只有十分清楚专题片构成元素的用途,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将一系列元素按照艺术规律加以组合,并且让观众欣赏时能赏心悦目,这种组合的习惯才能称之为风格。每个人都有习惯,但不等于都有风格。风格应该是一种良性的创作习惯。
四、人物性格化
专题片中要有人物采访,但这些采访不能是为采访而采访,也不能是为抻时间而采访。人物的语言应该有性格,人物的动作、行为应该有性格。如今的许多专题片,人物无性格,语言无性格,官员和百姓说一样的话,大人和小孩说一样的话。动作无性格,市长指点江山,厂长大步流星,乡长走来走去。人物是专题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风光片之外,没有离开人物而能够独立存在的专题片。人物要想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必须有“这一个”、“独此一个”的性格。专题片在选择人物来加以表现时,其语言要有魄力,要出口不凡,语惊四座,出神入化,妙语连珠。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也要表现在行为、动作方面,也要能刻画其性格,要抓住能展现其性格的内容着力表现。在一部专题片中,如果能有一个人物让人们不能忘怀,有一段语言总在观众脑海中萦绕,那就是“性格”的魅力。
五、 解说词文学化
为了追求纪实和平实,已经使解说词的文学化退化到毫无文采可言的地步。解说词的口语化倾向,已经使专题片没有了凝重感和历史感。其实,语言的平实、朴素也是一种文学的手段,其实艺术化的口语也是很难驾驭的。自从解说词口语化成为一种时尚以来,为解说词的风格单一化仿佛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一些解说词以让观众能听懂为由,拒绝了解说词所应该担负的理论诠释的巨大功能。加之能拍好片子的编导和能写好解说词的撰稿人之间往往缺乏良好的合作,所以,解说词的穿透力在近期的作品中没有爆发出来。在纪实性作品包打天下的创作倾向面前,苍白的解说词显得很酸、很软、很可怜。应该呼唤精彩的解说词出现,当然,没有好片子,就不可能有好解说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六、画面规范化
这是影响专题片的艺术性能否正常发挥的问题。专题片的画面缺乏造型的力量已经成为人们耻笑的电视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差的一个笑柄了,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专题片,画面总是摇摇晃晃、颤颤悠悠、虚虚乎乎,观众在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下看节目,不免有心慌的感觉。我曾经断言:只要你这一个片子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用三角架固定拍摄的,那么你这一个片子就一定能获奖!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画面的规范性、稳定性、表现性、专业性以及一系列学院派的艺术属性在三角架上一览无遗,甚至连那种敬业精神都被展示得淋漓尽致。用三角架拍摄,体现出摄影摄像的匠心,体现出编导观察生活平和的心态,体现出电视界提高艺术品位的真心真意。一个浮躁的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是不屑使用三角架的(哪怕不是拍摄新闻性的节目),因为那太耽误工夫了,太不值得了,太没有价值了。为一个镜头去扛上三角架,支上三角架的做法,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愚蠢呀!可是,专题片的艺术性就这样从摄像师的肩上溜走了。那就更谈不上什么景别的正确运用,镜头的推拉摇移,也谈不上什么顺光、侧光、逆光,仰角、俯角和平视……连三角架都不愿用,还谈得上轴线规律和运动镜头吗?专题片,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一个规范的画面呢?喂,你不会也不用三脚架吧?
七、声音标准化
声音包括同期声、背景声、音乐声、解说声等。前两者是有声源的自然声音,后两者是人为处理的艺术声音。同期声和背景声要录得有层次、有质感。背景声的正确运用是衡量一个片子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标志。编导常常忽视了这一个要害的环节。试想,一个工人高举大锤敲击着却没有声音,一群学生跑着进校门听不见脚步,炎热的夏日浓密的树荫里没有蝉鸣,联合收割机呼啸而来没有动静……这些鲜活的画面没有声音是多么地令人窒息啊!有时,只要在片子里加上一点背景声,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了。谈音乐,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得清的,只是在专题片中我们坚决要杜绝那些“值班音乐”,也就是今天在这个片子里我们听过,明天在那个片子里我们又似曾相识,如果是那样,我们宁可不要音乐。解说声当然要标准,首先是普通话要标准。目前有这样一类片子,解说声是非标准化的,究原因说是要强调纪实性和现场感,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解说的声源没有交待,人们无法从片中理解这是编导的声音,或者是一个在片中担任主创工作的什么人的声音。人们不知道这些背景,所以总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声音怪怪的。让我们这些知道内情的人倒有些不舒服,还不如在片头让出声的人先露一个小脸,也好让观众读懂声音。